舒州,中國唐朝時設置的州。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置,治所在懷寧縣(今安徽省潛山市)。轄境相當今安徽省天柱山、三官山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天寶元年(742年)復為同安郡,至德二載(757年)又改盛唐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舒州。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為安慶軍。慶元元年(1195年)以寧宗潛邸,升為安慶府。 更多資訊 唐朝舒州轄縣 ... 唐朝舒州轄縣 618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望江縣、宿松縣改屬高州) 621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新設青城縣[1]、荊陽縣[2]) 622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青城縣、荊陽縣(新設皖城縣[3]、安樂縣[4]、梅城縣[5]、皖陽縣[6]) 624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荊陽縣(廢除青城縣、皖城縣、安樂縣、梅城縣、皖陽縣) 625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望江縣、宿松縣來屬,廢除荊陽縣) 734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望江縣、宿松縣 757年 懷寧縣、太湖縣、同安縣(改為桐城縣)、望江縣、宿松縣 關閉 刺史 唐朝舒州刺史 殷恭邃(622年) 張鎮周(623年) 張鎮周(625年) 袁處弘(貞觀年間) 上官懷仁(貞觀年間) 韋慶植(貞觀年間) 裴瞿曇(唐太宗、唐高宗時) 楊承仙(666年之前) 元思哲(唐高宗時) 韓儉(唐高宗時) 李素節(689年) 張知謇(693年) 張懷肅(武周時) 李紹(唐中宗時) 蕭德緒(開元初年) 姜神翊(開元年間) 吳兢(開元年間) 高力牧(開元年間) 沈從道(開元年間) 寇洋(開元末年) 田仁琬(742年) 同安郡太守 盛唐郡太守 張休(乾元年間) 王侁(唐肅宗時) 張萬福(上元年間) 劉秋子(762年) 張萬福(大曆初年) 獨孤及(770年—773年) 韋佶(大曆年間) 劉契(大曆年間) 呂渭(784年—786年) 韋貞伯(787年) 鄭甫(790年) 宇文適(貞元年間) 韓憬(貞元年間) 裴靖(貞元末年) 胡珦(貞元末年) 李翱(821年—823年) 李德修(830年之前) 楊漢公(835年—838年) 鄭穀(840年) 張次宗(會昌年間) 蘇滌(845年—846年) 李珏(847年) 韓復(851年,未任) 鄭顒(853年) 張彥遠(861年) 孔威(咸通末年) 豆盧瓚(乾符年間) 郎幼復(879年) 孫端(中和年間) 高澞(884年) 陶雅(884年—886年) 倪章(892年—893年) 李神福(893年) 馬珣(乾寧初年) 劉存(乾寧年間) 王茂章(905年之前) 崔廈 賈元敏 韋曾 何某 李宗 王琪 註釋 [1]今安徽省太湖縣徐橋鎮桃鋪村 [2]今安徽省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 [3]今安徽省潛山市龍潭鄉杜埠村 [4]今安徽省潛山市王河鎮皖潛村 [5]今安徽省潛山市槎水鎮龍關村 [6]今安徽省潛山市余井鎮 參考文獻 《新唐書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唐刺史考全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